1.軸徑的加工要點
軸徑一般為圓柱形,表面粗糙度的要求比較高,所以軸徑表面必須經(jīng)過精磨,磨削時工件(軸徑)的旋轉(zhuǎn)方向應與軸徑實際工作時的旋轉(zhuǎn)方向相一致。如果精磨后軸徑表面粗糙度還達不到要求,則需進行研磨或拋光加工。軸徑的材料經(jīng)熱處理后應有足夠的硬度,以便磨削和拋光。
2.軸瓦孔的加工要點
軸瓦材料通常較軟,內(nèi)圓柱面不宜用磨削法加工,可以采用鏜削、金剛鏜削、刮削或研磨法加工。
研磨時不應采用與軸徑配研的方法,而應使用特制的、尺寸與軸瓦孔尺寸一樣的研棒。
刮削多用于部分瓦軸承,用寬刃刮刀機刮。手工刮削時,刮痕應淺。
內(nèi)表面形狀復雜的軸瓦,應根據(jù)具體形狀采用特殊的鏜削方法。
(1)對軸承相配表面的要求 軸和座孔上的軸承安裝部位,其表面粗糙度愈低,形狀及位置精度愈好,則得到的支承剛性也愈高。 對上述表面施以表面強化處理,有利提高剛性。利用粗糙度很低的高硬度塞棒,以一定 的過盈在有潤滑狀態(tài)下多次輕緩壓入并退出座孔,也有利于提高支承剛性,必要時可用卡環(huán) 對軸頸進行類似處理。
(2)利用軸承預緊法提高支承剛性 對球軸承或圓錐滾子軸承可采取軸向預緊法,而對短圓柱滾子軸承等可采取徑向預緊法,可以顯著提高軸支承的剛性,此時或者消除了軸承游隙,或者得到了不大的負游隙。但在轉(zhuǎn)速不是太高,溫升幅度不大的條件下,最好還應調(diào)到不大的負游隙狀態(tài)。
在施加預緊時,宜不斷測量其變形情況,注意在變形的低值階段,變形隨預緊負荷的增加是非線性的;而在高值階段,變形隨負荷的增加就是線性的了。 一旦變形一負荷出現(xiàn)線性關(guān)系,便立即停止增加預緊負荷,此時已可獲得恒定的剛度。此后,軸承的軸向剛性和徑向剛性之間存在著固定的關(guān)系,而不依賴于外加負荷。